宿州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体系构建与优化

为了适应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部于2012年9月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为地理学一级学科的二级专业.多数院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完成了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宿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型本科院校,根据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标的要求,结合皖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环境形势,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13年停招一年后,于2014年重新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招生,隶属于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并完成了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虽然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很多,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的研究较少.齐元静等在综合分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1].袁晓兰等以德州学院为例,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干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2].梁亚红等分析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资源整合设计思路[3].上述研究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专业建设资源优化途径,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宿州学院为例,分析当前地方型本科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过程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方案,以期为地方型本科院校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课程硬件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宿州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框架下设置的,从授课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理论、实验和实习三类,其中实验和实习属于实践课程体系内容.实践课程体系内容设置主要偏重于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地理学科和测绘工程学科内容偏少.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在原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师资力量雄厚,实践课程硬件资源比较丰富,测绘工程是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重点专业,其专业硬件设施比较齐全,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资源相对较少,只有一个水环境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内该专业配套分析仪器和实验药品存在严重不足,学院尚未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验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专业任课教师尽管已编写该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但缺少其它相关实践课程教材.因此,学院现有硬件配套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学院目前有地理科学(师范类)、测绘工程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三个专业,开设实践课程较多,目前只配有1名实验教师,只负责测绘工程仪器的保养与使用,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只能由理论课教师担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教师需综合掌握地理、环境和测绘等专业知识,而理论课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无暇顾及实践课程的备课.因此,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匮乏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然不利于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 校内实践课程内容单一,校外实践课程内容偏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涵盖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等课程内容,重点突出地理学运用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目前本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认知实习和环境科学与工程验证性实验为主,且环境学科实践类内容占很大比例,地理信息实践课程内容偏少,无法满足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未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本专业校外实践内容偏少,只有自然地理认知实习是在校外进行,环境学科类实践内容以案例分析和校内实验为主,地理信息技术通过简单的上机练习完成相关地信常用软件的学习,学生在校内学到的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所需衔接较差,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仍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从头开始学习实践技能,导致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1.3 不能突出本校办学特色、立足地方发展和学生就业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紧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提升服务能级[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宿州学院形成了以“建应用专业群、 走校地合作路、 创文化育人牌”为基本内涵的办学特色,其中前两个内容重点阐述了构建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群和深度发展校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5].宿州学院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皖北地区,煤炭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亟需大量的地理与资源复合型人才进行从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该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虽然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但煤炭资源经济和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内容基本没有,只是专业任选课中罗列了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采矿学、矿山环境工程三门理论课程,如果学生在选课中没有达到相应人数,这些课程开设可能性较小.综上所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不能突出宿州学院的办学特色,学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服务皖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在本地区就业困难,只能选择到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就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1.4 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主体作用,考核体系不完善 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前,教师把实践课程内容涉及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详细讲解,同时制定好实践课程步骤和告知预期实验结果.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实践课程内容没有提前预习,学生只能按教师制定的内容按部就班完成,导致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后期撰写实验和实习报告,学生也只会誊抄实验步骤和结果,没有真正体会到实践课程的乐趣,逐渐丧失对专业的兴趣.实践课程考核具有检验、反馈和激励等多方面功能,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5].目前宿州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实践课程只考核实习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将实践报告成绩作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占有期末总成绩的权重非常低,降低了学生撰写实践报告的认真程度,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 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体系构建与优化 2.1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切实解决实践教学硬件资源,与宿州市环境监测站、皖北矿业集团、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等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整合校外和校内教学资源,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校外实践课程平台和实习基地是有效的途径,把校内理论和实验教学与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抓住“产学研”合作办学契机,积极参与地方企业专业相关的项目开发和技术公关,帮助企业创造利润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壮大高校科研实力和拓宽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经费来源渠道. 为了保证实践课程雄厚的师资力量,聘用地方企业专业技术骨干为实践课程技术指导,结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和测绘工程等相关知识、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撰写实践课程教材和参与教学,同时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参加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构建和优化双师队伍管理体系. 2.2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重构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宿州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宿州乃至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域社会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随着宿州市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和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宿州煤炭能源型城市的特点,宿州市未来需要大量的城市地理信息技术、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水污染控制和大气污染控制等方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宿州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需要重新构建和优化,结合办学定位和地域经济特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地方院校相关规定,本专业实践课内容分为专业基础实践课、专业核心实践课和专业特色方向实践课三大模块. 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基础野外实习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参观实习两大内容.自然地理基础野外实习主要让学生通过野外调查验证课堂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掌握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学会综合分析观察自然地理现象相互制约的关键[7].环境科学与工程参观实习主要通过参观宿州市典型环保设施和工艺流程,加深对该方向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系统了解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为下一步学习其相关专业核心课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生态修复工程和污染控制工程三大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实践课包括地图学实验、地图学教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和遥感实习,其中地图学实验在校内进行,其余在校外相关企业实习,其目的使学生学会地理学常用软件(如:MapGIS)的基本操作,培养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修复工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污染生态学教学实习、生态规划教学实习和生态工程教学实习三个主要内容.污染生态学教学实习主要通过对被污染地区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迁移和转化过程,并掌握相关的调查方法和手段.生态规划和生态工程实习主要对宿州市现已完成的生态规划区进行参观,深刻理解生态规划的原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机理,能够对典型的生态问题制定初步治理方案.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和生产实习两个环节,校内实验要求学会对水质指标的测定和数据分析,生产实习主要在水处理企事业单位进行,要求掌握水处理必备的应用性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产、服务一线和适应生产、服务现场工作环境的能力[8].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也主要分为校内实验和生产实习,校内实验要求学会对大气各项污染指标的测定和数据处理,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以及对不同类型大气污染物污染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能力. 专业特色方向实践课设置煤田遥感地质学和矿山环境工程两个特色方向.煤田遥感地质学实践课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和防治煤田地质灾害的应用,更加深层次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皖北地区煤炭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对这个方向产生浓厚的兴趣.矿山环境工程是让学生通过在煤炭企业环保部门实习理解环境工程在矿山环境污染防治中运用的基本原理,从而学会系统编写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2.3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考评体系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纯的靠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这一目标,因此实践教学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课程准备前期,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使其对实践课程准备工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对实践课程前期准备到完成具有充分的认识,有利于建立连续而又系统的课程知识框架.在校内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前给定实验课题,鼓励学生预习、查阅文献和制定实验设计方案,在课堂首先让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筛选较好方案和备课方案进行对比实验,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外实习中,鼓励学生在实习现场对实践课程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发问,同时根据实习内容,由实践课程老师提前选定专业问题,在现场实习对学生提问,让其提供解决方案,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课堂汇报.实践教学结束后,撰写实践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填写真实的实验步骤、数据和实习心得体会. 完善考评体系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实践课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将实践课程考核权重和理论考试成绩并列对等,各占期末综合成绩50%.实践课程考核可建立出勤考核(10%)+课堂表现考核(40%)+实践课程成果考核(50%).出勤考核是敦促学生按时参与实践课程各个环节;课堂表现考核主要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实践过程操作环节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考核;实践课程成果考核包括实践报告考核(20%)和期末实践设计考核,实践报告考核主要对报告内容完整性、实践步骤、实践数据结果分析等内容进行考核,期末实践设计考核主要针对当下区域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让学生提出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汇报,根据其设计内容和汇报表现给定成绩. 3 结语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和环境保护三个方向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各个地方院校要针对本校面临的问题,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整合地方和本校资源,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革新,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地理应用性人才,完成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所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