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宿迁之“迁”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名称中的“迁”字,在全国地名中鲜有使用,宿迁地名用字之殊常招诸多穿凿附会之辞,或望文生义,或释解不确,未能尽如史实。

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误载“宋国迁宿国于此”,开流弊滥觞,肇始附会颇多。至于世俗有传“宿迁”乃“夜里搬家”“一夜迁至某处”,更是牵强无稽之谈,实不足信。

宿国乃周王室所封风姓后裔(相传为太白皋后裔)之国,位于今山东省东平县县城西四公里的宿城乡,属宋国辖下小国,因与鲁国接壤,且彼此交往频繁,颇为宋国所不悦。周庄王三十三年、宋湣公八年(前684),宋国湣公强令宿国迁入宋国内地(宋《太平寰宇记》载“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时宋国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山东、江苏接壤地带,国都在今河南商丘。所谓“内迁”,当然是指近国都之地,而宿迁为当时宋国的边缘地带,史迁宿国实与今之宿迁风马牛不相及也。

真实的“宋人迁宿处”乃今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今安徽宿州正是春秋时宋国的“内地”。辞书《辞海》所收“宿州”词条下更明确指出:“春秋时为宿国地,唐置宿州。”可见“宋人迁宿处”自有其地,为今安徽宿州也。

清《宿迁县志》姚鼐为序曰:误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为志者苟执以为说,是首为不信也。”宿迁自明万历五年(1577)第一部《宿迁县志》直至1996年新编《宿迁市志》,官修者凡8次,私修者凡2 次,均无“宋人迁宿”之谬说。通行《辞海》“宿迁”条下“秦、汉为下相县,东晋置宿预县,唐改宿迁县”,无主“宋人迁宿”说。而“宿州”条下“市名,安徽省北部……春秋时为宿国地,唐置宿州,筑宿城”。“宋人迁宿处”明白清楚,如非故意望文生义、望“名”捕影,则无从悖两地事实而相混也。

原宿迁境域在春秋时实为钟吾子国。自秦时,名为下相县,因处在相水之滨而名之,《史记》载:“项羽名籍,下相人也。”其“下相”就是当今的宿迁。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在下相东南方位七十里设宿预县,亦作“宿豫县”,其治所在今宿城区郑楼镇大碾村。

下相县作为与之相邻县并设145 年,直至北齐初废除下相县,其境并入宿预县。自此下相城不再为县之治所,但该城没有“拆迁”,城池仍作为民居商贾的聚落地而存在,繁盛程度仅次于宿预县城。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宿预县城被黄河冲决,城址为水所漫,不得不在本县辖区内另寻“行政”“安身”之所,原下相城自然就成为宿预县治“迁址”的首选,因此迁入下相旧城。县治虽迁,县名依旧,仍为宿预,而非“下相”,这应是宿迁的第一“迁”。下相城自此成为宿预县的新治所,重又恢复县治治所所在地地位。时隔27年,至代宗宝应元年(762)李豫即位,为避讳而将“宿预”更名为“宿迁”。实寓“宿预迁徙之意”。这就是宿迁之名的由来。由宿预的迁移而称宿迁可谓实至名归,既非“宋人迁宿”之穿凿,亦非“夜里搬家”之附会。位于今宿迁市市区国际义乌商贸城北缘的秦下相城遗址,经2005 年南京博物院主持考古发掘,其地望和文化层均印证史籍所载。

后世宿迁,又历数次搬迁。宋元战争导致城池毁坏,至元朝建立,因战争而逃亡的百姓始得返乡,急需重建家园,恰城址又屡遭水患,在旧城建新城,困难相对加大,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也就是1275年,宿迁县治所便由原下相城址迁至今项王故里附近,另建新城。这是宿迁城的第二“迁”。

第三迁,自明代始,城址位于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城没有逃离水患,“黄河之水天上来”,水患频袭宿迁城。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时知县喻文伟为避水患,主持将治所北迁于马陵山麓的灵杰山,位于今宿城区的老城区马陵公园南首,修筑城垣,重建衙署。衙署位于今市府东路南侧,中山路西侧,衙之南门正与今天的实验小学幼儿园北门相对。

1987 年12 月15 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县撤县建立县级宿迁市;1996 年7 月19 日,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地级宿迁市,现辖三县两区。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名称中的“迁”字,在全国地名中鲜有使用,宿迁地名用字之殊常招诸多穿凿附会之辞,或望文生义,或释解不确,未能尽如史实。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误载“宋国迁宿国于此”,开流弊滥觞,肇始附会颇多。至于世俗有传“宿迁”乃“夜里搬家”“一夜迁至某处”,更是牵强无稽之谈,实不足信。宿国乃周王室所封风姓后裔(相传为太白皋后裔)之国,位于今山东省东平县县城西四公里的宿城乡,属宋国辖下小国,因与鲁国接壤,且彼此交往频繁,颇为宋国所不悦。周庄王三十三年、宋湣公八年(前684),宋国湣公强令宿国迁入宋国内地(宋《太平寰宇记》载“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时宋国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山东、江苏接壤地带,国都在今河南商丘。所谓“内迁”,当然是指近国都之地,而宿迁为当时宋国的边缘地带,史迁宿国实与今之宿迁风马牛不相及也。真实的“宋人迁宿处”乃今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今安徽宿州正是春秋时宋国的“内地”。辞书《辞海》所收“宿州”词条下更明确指出:“春秋时为宿国地,唐置宿州。”可见“宋人迁宿处”自有其地,为今安徽宿州也。清《宿迁县志》姚鼐为序曰:误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为志者苟执以为说,是首为不信也。”宿迁自明万历五年(1577)第一部《宿迁县志》直至1996年新编《宿迁市志》,官修者凡8次,私修者凡2 次,均无“宋人迁宿”之谬说。通行《辞海》“宿迁”条下“秦、汉为下相县,东晋置宿预县,唐改宿迁县”,无主“宋人迁宿”说。而“宿州”条下“市名,安徽省北部……春秋时为宿国地,唐置宿州,筑宿城”。“宋人迁宿处”明白清楚,如非故意望文生义、望“名”捕影,则无从悖两地事实而相混也。原宿迁境域在春秋时实为钟吾子国。自秦时,名为下相县,因处在相水之滨而名之,《史记》载:“项羽名籍,下相人也。”其“下相”就是当今的宿迁。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在下相东南方位七十里设宿预县,亦作“宿豫县”,其治所在今宿城区郑楼镇大碾村。下相县作为与之相邻县并设145 年,直至北齐初废除下相县,其境并入宿预县。自此下相城不再为县之治所,但该城没有“拆迁”,城池仍作为民居商贾的聚落地而存在,繁盛程度仅次于宿预县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宿预县城被黄河冲决,城址为水所漫,不得不在本县辖区内另寻“行政”“安身”之所,原下相城自然就成为宿预县治“迁址”的首选,因此迁入下相旧城。县治虽迁,县名依旧,仍为宿预,而非“下相”,这应是宿迁的第一“迁”。下相城自此成为宿预县的新治所,重又恢复县治治所所在地地位。时隔27年,至代宗宝应元年(762)李豫即位,为避讳而将“宿预”更名为“宿迁”。实寓“宿预迁徙之意”。这就是宿迁之名的由来。由宿预的迁移而称宿迁可谓实至名归,既非“宋人迁宿”之穿凿,亦非“夜里搬家”之附会。位于今宿迁市市区国际义乌商贸城北缘的秦下相城遗址,经2005 年南京博物院主持考古发掘,其地望和文化层均印证史籍所载。后世宿迁,又历数次搬迁。宋元战争导致城池毁坏,至元朝建立,因战争而逃亡的百姓始得返乡,急需重建家园,恰城址又屡遭水患,在旧城建新城,困难相对加大,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也就是1275年,宿迁县治所便由原下相城址迁至今项王故里附近,另建新城。这是宿迁城的第二“迁”。第三迁,自明代始,城址位于项王故里附近的宿迁城没有逃离水患,“黄河之水天上来”,水患频袭宿迁城。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时知县喻文伟为避水患,主持将治所北迁于马陵山麓的灵杰山,位于今宿城区的老城区马陵公园南首,修筑城垣,重建衙署。衙署位于今市府东路南侧,中山路西侧,衙之南门正与今天的实验小学幼儿园北门相对。1987 年12 月15 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县撤县建立县级宿迁市;1996 年7 月19 日,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地级宿迁市,现辖三县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