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应用型本科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0 引言

2009年宿州学院被批准成为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本院2007年设立地质工程专业,围绕煤炭行业为主体,建成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能源地质多方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1].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在能源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是学院提出基于“动态能力”构建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1 教学现状

目前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校特色,为学生讲授狭义构造地质学相关内容,偶涉及大地构造学.该课程课时量为48学时,其中42学时为理论教学,6学时为实验教学.理论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名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践教学包括认知实验与验证性实验.认知实验,即通过构造模型加深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验证试验,即学习编制与阅读构造地质图件.

总的来说,当前本校构造地质学教学方案、教学思路,基本能满足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1)课时量偏少.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仅表现在课时量少,同时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的验证性实验未能开展.(3)学生地质思维能力薄弱,时空观较差.(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案例和科研引入不足等.

2 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在煤炭行业下滑的新背景下,结合笔者近年教学经验及本课程的特点,认为“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应紧紧围绕地质工程专业改革方向,狠抓理论实践基础,扩展市场适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2.1 夯实常规理论教学

教师应尽全力准备教学PPT.教学PPT除了专业性外,应尽量做到美观且可读性高[3].例如地质构造有丰富的野外地质照片,将野外工作中典型的现象向学生展示,不仅增强PPT的可读性,而且教师的亲身经历也增强了知识点的吸引力.再如讲到“褶皱的成因分析”,学生对剪切褶皱作用如何形成褶皱这一机制以及为什么这种褶皱属于被动褶皱,理解不够深入.构造模拟比较繁琐,而语言表述又缺乏直观性.本人将从网上获得的剪切褶皱作用动画向学生展示,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兼具美观性的同时应强调其学术性,每一种地质构造都要融入科研及实际地质工程案例.如中国山脉分布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油气藏圈闭与褶皱、断层的关系;三峡大坝选址的工程地质问题;地下水径流与断层、节理的关系等等.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未来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有所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自豪感.

教师不仅要明确“构造地质学”教什么,怎么教,更应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本校地质工程专业大部分学生报考第一志愿非本专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上述科研工程实例外,教师扎实的基础,广阔的视角,专业且不失新鲜感的PPT等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强化实践环节

通过开展验证性教学实践——沙盘模拟实验,强化实践环节措施.如V字形法则,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建立沙盘模拟比实际模型更直观,更有利于建立空间概念.

强化实践环节的另一措施是增加野外实践课时量(一周),增加野外实践在课程考核的比例(20%).以往构造地质学实习主要集中在大二暑期巢湖综合野外地质实践.内容丰富,时间紧张,且实践时间在课程学完之后,教学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宿州学院周边地质资源,建立一条专门的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路线势在必行.如上完褶皱这一章节,带学生到路线上看不同类型的褶皱,根据实际的褶皱构造,描述褶皱的要素,褶皱伴生构造,探讨野外鉴别褶皱的方法,形成机制及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也将室内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巩固 [4].

强化实践环节措施之三,与现场生产联系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宿州学院周边地矿单位合作,安排学生到单位进行1~2天的参观学习,了解地质工作流程,邀请相关人员向学生讲解构造地质学在资源、能源开发、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3 注重学生地质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及野外技能的积累是基础,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地质思维的培养.地质思维指的是由地质现象推断地质构造演化与形成过程的能力[5].教学中所列举的地质现象是有限的,因此掌握方法、举一反三,能使学生迅速胜任未来的地质工作.